1
皇上去世前,還不至于衰老到走不動路,身體也并無大礙,可以說完全是中了葉瀾依的圈套。他一直以為,葉瀾依對自己真心實意,也時常沉浸在得到葉瀾依的喜悅中。而葉瀾依對皇上則毫無情愛可言,尤其是皇上殺了她鐘情一生的果郡王,所以早就算計好要至皇上于死地。
葉瀾依入宮前只是一個馴馬女,皇后和太后都十分嫌棄,按理說要從貼身侍女或者官女子做起,可皇上直接給了答應的位分。
那段時間皇上身邊沒有了可心的人選,后宮來來去去那些嬪妃也早都看膩了。除了甄嬛能與他說上幾句之外,也就是安陵容用迷情香能留住皇上,新封的小主皇上興趣并不是很大。
直到再圓明園遇到葉瀾依,皇上眼前一怔,這個場景立刻讓皇上想起了當初身邊最愛自己的年世蘭。
年羹堯本就是武將,年世蘭跟隨哥哥也會騎馬,皇上和年世蘭在一起之初,二人經常策馬奔騰,盡情享受著自由與奔放。
2
皇家貴族,從小到大皇上都在約束中長大,遇到年世蘭之后,他很享受被年世蘭狠狠深愛的感覺。年世蘭雖然囂張跋扈,對皇上的愛卻始終如一,皇上在她那里得到的真心實意遠遠要超出于除了純元皇后以外的其他妃嬪。
所以當皇上看到葉瀾依時,腦海中瞬間想到了年世蘭,便直接封了答應。正如年羹堯大不敬末端,即便是皇上再惱怒年羹堯,也不會遷怒華妃,當華妃把松芝送去皇上身邊時,也直接被封了答應。
這個細節可看得出皇上對年世蘭一直念念不忘。加上此時對甄嬛或多或少抱有懷疑之心,雖然溫實初和甄嬛并未坐實,他卻總感覺甄嬛不對勁。
葉瀾依進宮沒多久,就一路高升。她性子甚至比華妃還不拘禮節,華妃至少不會失了儀態,葉瀾依完全不在意各種形式主義,在皇上面前永遠是直來直去。任由后宮多少雙眼睛看著,皇上也無所謂,不會讓葉瀾依拘束著。
3
想當初華妃的種種行為也與他人完全不同,皇上對待葉瀾依的姿態,更多像是對待著另一位華妃。
可皇上并不知曉,葉瀾依一直過得自由自在,也有心愛之人,哪怕自己身份卑微,不能嫁給果郡王,她仍然愿意就這樣過著自己的一生。
沒想到一次偶遇,就成了皇上的枕邊人,每逢承寵雨露之后,皇上睡過去,葉瀾依都要拿出避孕藥塞進嘴里,眼睛里滿是厭惡與嫌棄。
葉瀾依後來得知甄嬛的孩子是果郡王的,又了解到皇上殺了果郡王的真相,便憑著自己的江湖地位,想方設法套皇上歡心,順理成章殺了皇上。
可以說,甄嬛所得到的未來,有一大半出自葉瀾依之手。
皇上對葉瀾依并不差,榮華富貴,名分地位,該給的都給,完全像寵年世蘭一般。很多時候,他都陷入在與華妃的舊愛中,也一度認為葉瀾依對自己如年世蘭一般深愛。
4
皇上自登基以來到去世前,睡過的女人數不勝數,純元皇后逝世后,就屬年世蘭最得他心意,雖然年世蘭沒有很知書達理,可為他所做的一切,他心知肚明。
越到最后,就越留戀年世蘭,六宮大封時,皇上更是會主動提起追封年世蘭的位分。
想必如果不是當初的迫不得已,如果不是種種因素步步緊逼,皇上一定會留給年世蘭一條活路,也一定會繼續寵他。
畢竟年世蘭在死前,也依舊對皇上心存念想,不愿相信自己是錯付。兩情相愛,最終不能共度一生,也是皇上自掘墳墓,罪有應得。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