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還珠3》,每次知畫出現,就想直接跳過劇情。
作為小燕子和五阿哥婚姻的第三者,她可謂是把「茶里茶氣」和心機發揮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我怕多看她一分鐘,都會「血壓飆升」,「靈魂升空」 。要論童年「十大討厭熒幕形象」,知畫絕對榮登其中。
蕞近重刷,放下情緒和成見,才發現,其實知畫是全劇蕞可憐的女人。
論才華,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論顏值,她也不比「還珠四美」差在哪兒,甚至和其他人相比,她身上更有一抹我見猶憐的氣質。
可因為老佛爺的算計,她落得被五阿哥拋棄的下場,卻還要承擔觀眾所有的火力,想想都替她可憐。
很多人以為老佛爺是南巡路上相中的知畫,其實不是。
知畫進宮這件事,是很早就被老佛爺定下,而不是臨時起意拿的主意。
皇上曾說,知畫的父親陳邦直是他老朋友。
說明陳家是商戶,而不是【guan宦人家】。不然皇上介紹陳家時,不可能不介紹對方頭銜。
其次,只有商人的財力,才能供得起皇上一行人住宿的開銷。
而古代,商人地位是很低的。所以那時的生意人家,只要賺到錢,就會培養家族子弟考取功名,以此來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
偏偏陳家這條路行不通,因為他只生了四個女兒。而老佛爺就是看中了陳家困境,動起了歪心思。
很多朋友看到這里覺得奇怪,除了南巡,老佛爺什麼時候和陳家見過面?
還記得老佛爺曾在馬車上說過的話嗎?她在知畫小時候,曾和皇上南巡,那次也是住宿在陳家。
便是從那時起,陳家開始全力栽培知畫,為她進宮做準備。
因為知畫小時候,陳家就開始把她往才女方向打造。
那老佛爺為什麼會對陳家動歪心思呢?
一是因為那時候雖是滿人天下,但大多數有才情的女子還是以漢人居多,娶個漢族女人進宮,可以優化皇室后代的基因和教育。
二是知畫家族地位不高,不僅是漢人,而且還是商人。
從這種人家走出來的女子,唯一的靠山只有皇室,這意味著皇室不僅可以利用陳家的經濟資源,而且哪怕知畫有大出息,皇室也不用擔心被陳家掣肘要挾。
三是因為在當時漢人的地位不如滿人,皇室之中更沒有漢人當皇后的先例,如果知畫想在后宮出人頭地,必然得依附老佛爺。這樣,方便老佛爺以「畫大餅」的方式吊著知畫,為老佛爺所用。
但當時,老佛爺雖有此想法,但這不過是她留的后手,并沒確定什麼時候實行這個計劃。
畢竟,對于富有天下的皇室來說,陳家只是合適,而不是無可替代,老佛爺有的是時間考慮。
不然老佛爺早該八百里加急,把知畫接進宮了,而不是在南巡路上才決定把知畫帶進宮。
那這次南巡,老佛爺突然又下定決心,并迫切讓知畫進宮?
一來是因為實在被小燕子冒失、難登大雅之堂的行為弄怕了,想重新給永琪找一個有助于事業的賢內助。
二是被晴兒傷透了心。
晴兒從小沒有父母,老佛爺如珠如寶的撫養她,栽培她。
結果,她說不聽老佛爺的話,就不聽老佛爺的話,說私奔就私奔。老佛爺卻還不能拿她怎麼樣,不就是因為晴兒無父無母,了無牽掛嗎?
知畫就不一樣了,父母健在,卻還沒有社會地位,只要拿捏住陳家,不怕知畫生二心。
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沒有比知畫進宮更好的人選了。
都說「高端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身份出現」,雖然從各個方面看起來,都是老佛爺在算計利用知畫。
但她卻隱藏起自己真實的目的,反而表明她是因為喜歡知畫的鐘靈毓秀,所以才想施恩陳家,把知畫嫁給永琪。
當她在陳家見到知畫,端著親切的樣子問知畫讀什麼書。
當知畫回答她喜歡讀一些列女傳,歷史之類的讀物,她表現出一副欣賞的樣子,一個勁兒夸贊知畫的靈氣是所有格格都比不上的。
老佛爺一番言語下來,夸得陳家全家人心花怒放。
既表現了自己的平易近人,又讓陳家看到機會的曙光在眼前不停閃爍。
接下來,她又像個普通長輩一樣,關心知畫的婚事。其實知畫有沒有婚事老佛爺沒數嗎?
不就是她吩咐陳家做打算的嗎?不然陳家怎麼可能不給知畫找婆家。
緊接著,再次夸知畫優秀有家教,最后,再用一種疼愛孫女的口吻,說要給知畫找個婆家。
陳家本來培養知畫,本就是為了讓知畫進宮,老佛爺這一番操作下來,陳家高興、感激都來不及,陳父更是一臉興奮地說全憑老佛爺做主。
不愧是鈕鈷祿·甄嬛,明明是她利用了陳家和知畫,反而讓陳家對她感恩戴德,覺得欠她天大恩情。
只是可惜了知畫,因為老佛爺的算計,被迫進入了嚴寒相逼的后宮。
而在這吃人不吐骨頭的深宮之中,既沒有家世背景做靠山,又沒有丈夫的寵愛,她不斗又能怎麼辦呢?
何況,從進宮那刻起,她就成了皇室的傀儡,她的人生,除了勾心斗角早已沒了其他可能。
所以,我們又怎麼能忍心怪她心狠手辣?
小燕子進宮時已滿19歲,卻還任性地讓所有人時時替她操心。
而17歲的知畫卻不得不靠自己在這嚴酷的宮墻內,為自己,為家族開辟出一條血路來。到頭來結局卻這麼悲涼,實在讓人哀嘆。
END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